“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
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党中央强调要把“四下基层”作为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那么,作为机关科室干部,我们要如何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
一是上传下达,让党的方针政策传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让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政策传达不到位、群众理解不深刻,就无法把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中。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既要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功能,也要把握好基层群众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大众化的宣讲、通俗化的阐释,把党的政策主张讲清楚、说明白,同时,也要重点推进政策的落实落地,真正地将惠民惠企的政策红利送到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手里,这样才能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习和践行党的方针政策。
二是彻查实情,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党的传家宝。机关干部只有到基层去调研,才能知道一线执法队伍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听到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才能了解基层群众的思想和困难。不仅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同时机关的党员干部也要落实调查研究,重点突出问题导向,采取“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等方式,深入基层执法一线,直接听取执法队员意见,真正把一线执法队伍情况摸清楚,指导工作才有针对性;走进执法现场,站稳人民立场,真正做到与群众面对面,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把基层群众面临的问题调查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三是用心倾听,化解基层一线矛盾和群众问题。信访工作作为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是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机关党员干部要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就要把“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机关党员干部要持续完善包案督访、下访接访等制度,切实做好为基层执法一线排忧解难工作,让一线执法队伍心无旁骛的推动执法工作;同时,面对基层群众的诉求,要做到耐心认真倾听、细心热情询问、诚心积极解决,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进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是现场就办,打通为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现场办公下基层,就是要到群众聚焦的地方,到执法一线的现场,在执法一线找问题,在执法一线破难题。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事情马上办。机关党员干部应将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搬到执法一线,现场指导、现场协调、现场解决,为基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就地解决群众的需求,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准,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机关干部要抓住第二次主题教育的契机,把握在基层大熔炉锤炼的机会,将“四下基层”的任务要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之中,传承发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让“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林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