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续前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二十大直播,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气势恢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听完二十大报告,令我深受鼓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思考良多。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想从财政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部分人的,而是全体人民的,不仅仅是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通过不懈努力奋斗,中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其中,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也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次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鲜明地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些事关民生福祉的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得来的现代化。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财政体制,离不开现代预算制度。现代预算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挥预算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是“和”文化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不同,西方的现代化曾经在相当长时间里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而中国在追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同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充分发挥各类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增加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加大对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的整治工作。中国式的现代化走的是一条更加全面、和谐、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发挥财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西源村 夏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