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都县始终坚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方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深化五大振兴,奋力谱写出商都高质量发展的恢弘篇章。
组织振兴,锻造“主心骨” 打造“硬堡垒”。持党建引领,恪守使命初心。商都县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教育引导全县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五强”党支部、县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圆满完成县委和乡镇党委以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持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党建根基。
人才振兴,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立足以人为本,全县持续推动人才引进,协助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缓解全县企业高新人才匮乏的难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协调乡村振兴局、农牧和科技局等相关单位,采取送学上门、发放资料等形式进行培训。1800余人次的科技人员下乡入村培训、8000余份培训资料的发放,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全面深化京蒙人才合作,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一批基层人才研修深造行动”和全市“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申报工作,为发展积蓄起持久动力。近年来,累计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179人。
生态振兴,注入“绿能量” 绽放“乡村美”。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商都县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有力的维护了京津冀生态环境安全。围绕察汗淖尔生态保护治理,商都县重点实施“水改旱”、围栏封育、封停灌溉机电井等一系列保护措施,设立面积35.37平方公里的自治区湿地公园,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内蒙古高原草原天然湖泊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树立模范标杆。截止去年底,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04.4公顷,绿地率达到34.9%;绿化覆盖面积695.2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0%。
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商都县聚焦文化事业领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新建1000平米的排练场馆及办公场所,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界壕遗址加固抢险维护、加强对大西沟莫杰烈士遇难处等4处红色革命文物遗址的重点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成9家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工作室,不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拓宽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边界。
产业振兴,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产业兴则经济兴。近年来,全县共落地招商引资项目65个,累计完成投资59.4亿元,有力的提振了本地经济,促进了产业发展。全县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业结构,依托乌兰察布风电之都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持续推动新材料领域企业发展,努力提升旅游发展环境,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商都马铃薯美食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伴随“三大产业”的不断壮大,全县外贸出口实现零突破,累计创汇512.5万美元。同时,重点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马铃薯希森种业商都组培中心,全面启动建设国家发改委“千企千镇-巨弘马铃薯小镇项目”,大力推进“中央厨房”建设,积极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国家马铃薯产业示范、首都农产品供应保障、乌兰察布市风电装备制造“三大基地”,为商都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