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道破了百年大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精神密码。从井冈山“挑粮小道”上的脚步铿锵,到乡村振兴“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挺身而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火炬照亮征程,如基石筑牢堡垒。广大党员当把“先锋标尺”刻进灵魂、将“使命担当”融入血脉,在时代大考中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紧一紧“信仰之弦”,让先锋底色“亮”起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执着。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赤诚,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坚守,张桂梅“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无不是对信仰力量的生动诠释。党员干部当常思“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是否记得面对党旗宣誓时的拳拳之心?是否守得住“党有号召、我必行动”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像“渡江英雄”马毛姐那样,把“跟着共产党走”刻进生命年轮;像“航天愚公”叶培建那样,把“航天报国”写在浩瀚星空。唯有把信仰之弦绷得更紧,才能在风浪考验中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让先锋底色在“风雨洗练”中愈发鲜亮。
扛一扛“为民之责”,让担当筋骨“硬”起来。“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从“半条被子”的温暖传承,到脱贫攻坚的驻村坚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来都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当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硬骨头”摆在面前,更需党员以“群众事无小事”的情怀,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尖刀兵”、做“顶梁柱”。先锋模范不是“荣誉称号”,而是“行动自觉”。“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悬崖凿路7年,让天堑变通途;“小巷总理”林丹扎根社区40年,把“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正是用实干诠释了“为民担当”的分量。党员干部当主动到项目建设的“火线”、信访调解的“一线”、科技创新的“前沿”摔打锤炼,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在破解“养老难”“停车愁”等民生难题中冲锋在前,让担当筋骨在“实战磨砺”中愈发坚硬。
淬一淬“清廉之火”,让初心本色“纯”起来。“公生明,廉生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体现在冲锋陷阵的“显功”,也藏在严于律己的“潜功”。周恩来总理睡衣打补丁仍坚持工作的朴素,钱学森“不留财产给子女”的淡泊,李保国“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纯粹,这种“一尘不染”的清廉本色,正是先锋模范取信于民的“基石”。党员干部当以“清廉之火”淬炼言行:在生活中,严守“小节不放松”的底线,不贪一杯酒、不拿一针线;在工作中,秉持“公权不私用”的原则,把“好处”让给群众,把“方便”留给集体。唯有以“清廉之火”常淬初心,才能在诱惑考验中始终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政治清醒,让初心本色在“岁月淘洗”中愈发纯粹。(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