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榜样8》专题节目在央视热播,其中讲述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刘玲琍的先进事迹。我们要向“无声世界的筑梦人”刘玲琍同志致敬,以榜样为镜,立足本职岗位,矢志拼搏奉献。
她在“上下求索”中播撒希望与梦想。所谓伟大,便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刘玲琍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2年,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一边上课一边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帮助聋哑孩子像正常人一样发声,迈向更广阔的舞台。正如16年前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她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人生的意义就此升华。我们年轻一代正站在事业的起点,要学习她“择一事,钟一生”的精神,常怀“空杯心态”、克服“本领恐慌”,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开拓视野胸怀,加快推动认知迭代、理念升维、能力重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无论面对日常工作还是急难险重,尽力将每一件事做到极致,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高分答卷。
她在“一往无前”中托举家庭与事业。面对儿子先天性耳聋的噩耗,刘玲琍并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与命运抗争,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发出光亮,为他人照亮前行的路。她几乎从头开始学习一门学科,并将教导儿子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改写了许多聋哑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正是在她的激励下,她的学生姜燕也踏上了特教教师的道路,继续传递着爱与希望。当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要以刘玲琍为镜,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惧艰险、坚定信心,用敢闯敢拼的实际行动,跨过“娄山关”,攻克“腊子口”,在苦干实干中挥汗水,于忘我奋斗中谱新篇。
她在“润物无声”中收获欣慰与幸福。刘玲琍将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为“折翼”的天使插上了声音的翅膀。聋哑学生自理能力差,她不怕辛劳日夜照料;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发音,她一遍遍重复,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教会一个音节。刘玲琍对学生的爱也得到了回应与回报,30多年来,很多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成为设计师、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将人民群众挂在心上,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勇钻“矛盾窝”,常下“深水区”,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徐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