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业,人才为本。做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工作,关乎民族复兴伟业、关系国家长盛不衰。干部考核工作作为发挥党建引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要求,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不断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结果运用上创新完善、持续优化,做到多渠道识人、差异化察事、综合性研判,“三式齐发”聚焦干部成长成才,以考核添动力、促提升,打造人才“雁阵队伍”。
“打靶式”聚力,用好精准考核的“刻度尺”。干部工作千头万绪,岗位职责不尽相同,坚持内容细化,确保指标精细化,考核标准需综合权衡不能“一刀切”。一方面注重考核过程公开透明、民主决策,将干部考核“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和干部互评内容进行具体细化,根据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目标,分解量化考核指标,重点突出个人工作实绩、考勤、学习等情况,将工作业绩的客观情况与民主测评的考核结果展开精准评价,综合开展考核。另一方面,根据职务设置对干部进行分类考核评定,层层压实考核责任,通过民主测评、部门负责人打分、班子成员综合评价等程序,形成上下联动的考评体系,推动干部考核工作有序开展。
“滴灌式”培育,把稳全面考核的“方向盘”。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年底考核工作的开展既是干部一年工作成果的“亮相”,又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信号”。建立科学考核体系,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坚持“考全面”与“考重点”相结合,着力抓好考核指标的分类设置、量化评比确保干部考核有理有据、规范有序。考核不是单向评判,更是激励体系的强化建设,针对考核指标设置正向激励和负面清单,在“政治素质”与“工作实绩”考评中,既要有反映政治品质的共性指标,也应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和业绩标准设置差异化的个性指标,以“定量”与“定性”、“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部的平常表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评定,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色彩的产生。
“双向式”互动,练好实绩考核的“基本功”。考核不是走马观花、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实地锤炼。凭实效树导向,严格按照考核标准由点及面层层推进是确保结果“用得好”的关键举措。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向重民生、重实践、重实干、重实绩的人才倾斜。同时多关注干部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领域的奉献,进一步强化专项考核的激励作用,提升干部使命感、责任感。同时持续强化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将干部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相挂钩,注重在精神层面的正向激励,于单位内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于考核结果不为理想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剖析根源解决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发挥考核鞭策作用,推进干部队伍踔厉奋发、涌动活力。(余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