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走访慰问三度行 温情精准深度融

2024-01-27 14:26:47 | 来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人民政府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面对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走访慰问模式亟需创新。各地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旨在通过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和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提升走访慰问的效果和质量。走访慰问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在于传递社会的温暖与关爱,缓解困难群体的生活压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物质帮助已无法满足被访者的需求。因此,如何在走访慰问中做到“有温度、提精度、强深度”,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走访慰问要“有温度”,充满人情味,体现出真挚的关怀和情感交流。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心灵上的抚慰。走访人员应该倾听被访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用真诚的态度和贴心的行动去温暖他们的心房。例如,对于孤寡老人,除了送去生活必需品,更重要的是陪伴和聆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尊重。对于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要积极协调解决,不能推诿扯皮,要关注党员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有温度”的走访慰问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关心群众,更好地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访慰问要“提精度”,精准施策,确保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要求走访人员在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精确掌握被访者的具体情况,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帮扶。通过建立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可以确保每一次走访都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帮扶效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需要注重“提精度”的原则,确保扶贫资源能够精准到位,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走访慰问过程中,要持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员群众了解国家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措施,增强党群联系。

走访慰问要“强深度”,深入持久,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走访不应仅仅是一次性的行为,而应该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和支持体系。通过定期回访,持续关注被访者的生活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党员干部在慰问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言谈举止得体,为人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党风廉政形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和完善走访慰问机制,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关爱。

总之,走访慰问要有温度、提精度、强深度,这不仅是对走访人员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温暖人心的关键,每一次深入的了解都可能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让走访慰问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让爱与关怀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许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