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年度考核如火如荼开展,既要考准考实上一年度的实绩实效,又要系统设置新一轮的考核指标。坚决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考核,要考到重点、考准实绩、考出优劣,切实发挥好考核“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的作用,带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
考核目标分层分类,一丝不苟梳理考核情况,树立更鲜明的“考核风向标”。考什么决定着“干什么”,年度考核就是要考大事、考实事、考硬事。考核时如果不分层分类,就会容易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大事小事“一锅煮”的误区。要坚持把考核工作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将政治素质考核、党建工作成效考核、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作为分类重点内容。分层设置符合基层、机关、学校、国企、医院等考核对象的差异化、可比较、能定性的重点指标,既考重点又考特色,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激励广大干部勇于“跳起来摘桃子”,真正“考”出人才、“考”出动力。实现“考准事”与“识准人”有效贯通。
评价程序统筹整合,一视同仁核定考核档次,挥动更精准的“考核指挥棒”。核定考核等次,既是年度考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干部任用管理的重要参考,应“慎之又慎”。要全力破除“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的观念,深入一线多走、多看、多听,对领导班子、干部个人进行立体式、全方位测评。“眼明如镜”地科学甄别所掌握的材料,“心细如发”抓住每个有价值的细节,全面分析、科学定性。组织部门以考核为契机深入基层,通过与干部面对面座谈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动态、思路方法和工作成效,让干部体会到组织的温情与关怀。把调研与考核结合起来,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实际成效和工作作风,实现精准评价。
结果运用奖优罚劣,一抓到底转化考核结果,打造更有力的“考核助推器”。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开展综合考核就是为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如果考归考用归用,考用脱节,助推器就会失灵。考核必须坚持真考真用,考用结合,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面子”“票子”“位子”直接挂钩,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激励关爱的重要依据。对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班子成员、年轻干部可优先提拔重用、年度考核优先评优授奖;对综合考核排名靠后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整改。充分释放年度综合考核“生命力”,树牢奖优罚劣正确导向。(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