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人才培养当为百年计

2024-01-24 17:29:31 | 来源: 贵州省镇远县㵲阳镇人民政府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着眼全局和长远的战略考量,全方面、多角度、长期化培养人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理应,也必须成为后世计、为百年计。

人才培养,需一以贯之讲政治。近年来,各类人才移民出国新闻屡见不鲜,如何留住人才,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留住人才,不仅要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要在资金、住房和户籍等等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便利,为人尽其才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保障;更要在精神信仰上下足功夫,要持续深入凝心铸魂,加强政治教育,坚定青年人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推动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利益观,只有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精神信仰上真正认同,才能引导人才深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将人才留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人才培养,需理论与应用并重。当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重组正在重塑国际关系格局。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从芯片产业到量子技术,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经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基层行动,我们已培养了一大批实践应用人才,但芯片产业等“卡脖子”问题,也让我们不得不再次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我们既要有能撸起袖子挑重担的实干型人才,也要有能埋起头来啃硬骨头的研究性人才。将职业人才和研究人才分流培养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人才培养,需立足长远,为百年计。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全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很多领域的基础科学并不能在短时间带来直观经济效益,反倒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国家需看到基础领域的长远作用,将资源投入到利在千秋的长远之计上,坚决避免“唯效益论、唯奖项论”,只有政府乐于“烧冷灶”,冷门人才才敢于“坐冷板凳”,才能沉下心来打基础,才愿意围绕冷门基础方向“以身许研”。

人才培养,不仅要让市场需求自身选择,也要由国家宏观调控,为百年计,向冷门领域,向艰苦领域倾斜,使每个岗位每个领域都能找到足够且合适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万代筑牢坚实人才基础。(吴若)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