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每年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提升“政治能力”,不断锤炼政治忠诚、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走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之路。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忠诚。“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和困难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把共产党人打倒,反而越挫越勇。无论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为战斗胜利献出一切”的邱少云,他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用行动维护了党的领导地位。党员干部要将对党忠诚的思想注入“灵魂”、融入“血液”,擦亮忠诚“底色”,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忠诚于党,树牢“忠诚之心”,铸就“忠诚之魂”,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担当作为。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涵养“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担当是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体现。只有以担当作为的精神披荆斩棘,干出实绩,才能明白付出的真谛,实现奋斗目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真抓实干,敢担当、善作为,才能抓住机遇,乘胜而上。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使命,敢于直面缺点与不足,从微小的事情做起,在“埋头苦干,拼搏实干”中展现担当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抓工作落实,深抓细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走出“死板”的条条框框。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涵养“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政治定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奋斗征程中的“定盘星”,前行道路上的“风向标”。只有保持政治定力,才能锚定正确的“航向”。若政治定力不稳,就犹如“墙头草”,站不稳、立不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在困难与坎坷中做到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党员干部要永葆坚定的政治信仰,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攻克前行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做一名对党忠诚、群众满意的合格党员。(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