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向纵深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深刻领悟“四下基层”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在“三个坚持”中践行“四下基层”,让“四下基层”在新征程上散发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立场。正在进行的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的矛盾问题也更为复杂,党员干部应该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带头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去,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为后续提出有效对策提供真实依据;坚持辩证分析,全面考察问题的成因、性质、规律和影响;坚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方法,突破固有思维瓶颈,提升工作能力,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关系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应直面基层实际、把握群众需求,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办更多造福群众的实事。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实干、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既要抬头看“天”,明大势、看大局、知大任,更要深入基层接“地”;要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要主动“身”入基层、“心”至基层,下足实践锻炼“实”功夫,在基层考场答好“民生考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