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总结的经验法宝,是开展群众工作应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体悟“四下基层”中“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行“有为”之举,摒“不为”之过,厚植为民情怀,勇挑时代大梁,书写时代华章。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行“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有为”,摒“纸上谈兵”之“不为”。基层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最后一环,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讲深讲活,是每个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担负的使命。基层宣传要讲方法、懂技巧、重效果,在寓教于乐中将抽象的理论如春风细雨般融入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中,积极探索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村口巷子的谈话方式,让基层宣传有温度、党的声音有回应,沾满“烟火气”,才能温暖“百姓心”。
调查研究下基层,行“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有为”,摒“走马观花”之“不为”。李强总理提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是马克思苦心钻研2000多本经济学著作,收集4000多种报刊,翻阅图书馆中所有记载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写下100多本手稿、提纲、札记等,历时40年左右才得以撰写完成。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就调查研究的真功夫、硬本领,下足“绣花功夫”,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力求听到百姓真声音、发现基层真问题、找到解决真办法,从实处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
信访接待下基层,行“一枝一叶总关情”之“有为”,摒“居高临下”之“不为”。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连接党和人民的“连心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进一步提出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四个万家”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践行“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的工作态度,“当面锣对面鼓”地直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化解民忧,在生活中帮扶、心理上疏导、困难中化解,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现场办公下基层,行“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有为”,摒“敷衍了事”之“不为”。“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一有时间就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深入现场集中“会诊”,留下了“九进寿宁”“三进下党”“七下晋江”等生动事迹。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鉴、自我约束,把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作为现场办公的重要内容,与民相知心、与民相交情、与民相通意,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通过现场调研、现场组织、现场指导、现场协调,将民之所盼、民之所忧、民之所向问题解决在一线。(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