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回首过往 谱写2024为民新篇章

2023-12-30 16:02:51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人民政府

回首2023,不管是贯穿全年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还是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其内容都离不开“为民”二字,造福人民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好的政绩观,是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的目的。2024即将到来,党员干部要涵养为民情怀,做到知民意、暖民心、保民生,做到“百姓冷暖,念兹在兹;枝叶关情,民生在心。”

调查研究“知民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想要实实在在顺意民心,知晓民意,调查研究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事必躬亲”,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群众讲真话、诉真情。“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去全是办法。”干部群众要带着问题去调研,在调研之前对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胸中有谱,心里有数,在调研时做到“看的深、听的深、想的深”,多往问题复杂的区域调研,多调研复杂难题,在调研过程中切莫出现畏难情绪,切莫“走马观花”,敷衍了事。通过调查研究,将切实影响到群众生活的问题找出来,把矛盾根源查明白,才能知晓民意,正确“问诊”,获得群众的支持与认可。

实事求是“暖民心”。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事,看似简单,却离不开一个“实”字,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党员干部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磨练本领、淬炼意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俯下身、沉下心,走出“玻璃房”,牢牢扎根于群众身边,办能够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广大党员群众当始终保持“实”的状态,把“为民办实事”放在工作首位,坚决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雨过地皮湿”的状态,不做让群众失望、没有实效的“面子工程”,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将群众的难当作自己的难,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党员干部要始终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实干方能干实,让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成效与变化,让群众感受到温情方能做到暖民心。

促进发展“保民生”。现如今,我们正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唯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生活水平节节提升,中国是现代的根基才越扎实。促进发展方能保民生,民生稳定才能更好的促进发展,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在基层不难听见“基层医院治病水平也越来越高了”,“村里的道路修的越来越漂亮了”此类民生保障的话语。国家发展的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为真切,民生有保障,民心稳定,社会才能稳定,要重点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优先”等社会热词,放在生活中都是老百姓的“心头事”。党员干部要做好每一件民生“小事”,涵养为民情怀,厚植干群“枝叶情”,促进国家发展,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增进民生福祉,用各项方针政策织好人民群众“安全网”。(曹洁)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