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用干事担事践行理想,擦亮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底色”,涵养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以理论学习的深度、真抓实干的力度、竭诚为民的温度夯实思想之基。扎根基层,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植根历史文化沃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进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定理想信念,以一身志气涵养政治素养。作为青年干部,要始终做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从“网格化党建”实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到“区域化党建”夯实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积极探索党员干部下沉的常态长效机制实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党组织嵌入现代物业以更加优质的物业服务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密切联系群众把党的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站稳政治立场,把稳思想之舵,不断修炼“干成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志气,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使命,勇担重任,积极作为,把主动担当、乐于担当贯穿于干事创业全过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绽放青春之花。
敢于攻坚克难,以一身骨气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青年的骨气,当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骨气。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主动担当作为扎根一线,扎根基层。练就过硬本领,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阵地。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以法治方式制止纠纷,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然,也要注重在基层培育深厚的法治文化。做到人人都信法、人人都守法、人人都讲法,矛盾自然就少了,提升基层治理法治水平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青年扎根基层,艰苦奋斗,辛勤付出,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思想,将满腔热血挥洒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
严格自我要求,以一身正气培养优良作风。正气是不愧不怍之风,是守正不阿之风,是民心所向之风。年轻干部生于新时代曙光中,当涵养浩然正气,坚持人间正道,在矛盾面前,应当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善于联合多部门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让城乡安宁,让居民安心。社会治理是为了人民,我们要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机制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当志存高远,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扎根基层,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奋斗。让青春在滚滚向前的巍巍巨轮上发光发热。(陈佳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