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让调查研究者充分用好自己的双脚、双耳、双手,才能实实在在听到民意、察到实情,才能制定出“掷地有声”的政策。
调查要走进田野农家,双脚落地体验老乡甘苦。
调研开路,贵在求真、求实,要想精准掌握基层实情,就必须让双脚走进老乡家里去,走到耕种田野去、走到大山森林中,全面摸排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出水方见两腿泥”,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把自己代入成普通群众,或者把自己代入成当地老乡,切身实地的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将调研报告注入血肉灵魂。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领导干部要聚焦主责主业,带着问题往项目一线跑,到问题多的村落去,直面最难解决的“沉疴顽疾”,对话最强烈的“群众意见”,贴地行走摸清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事项,将问题以列清单、分缓急、派任务、压责任的形式“逐个击破”。
研究要多听基层声音,双耳倾听分析烟火气息。
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采取“四不两直”的走访调研方式,用喜闻乐见的行动和语言和群众“打成一片”,在一张桌子上“唠家常”、“摆龙门”、“话村情”,在“闲言碎语”中找问题,在“抱怨不满”中看不足。切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要真正做到走进千家户、踏入万家门,在最基层一线掌握最原汁原味、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党员干部调研要有汲取群众智慧的能力,千万不能“闭门造车”,搞“一言堂”,主动贴近群众,问需求、听建议、找不足,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虚心向群众请教,直面群众的“头疼脑热”进行“开方施药”,从群众声音中听出问题的“最优解”。
施策要贯穿过程全局,双手开工护航群众利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措施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调研成果实施过程中要全程把关,做好“术后监测”,实时反映最新数据,及时调整“药量”,必要时还得“二次手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将钉子钉到底,把杆子插到底”的恒心,也要定期“回头看”,采取问卷调查、匿名邮箱、网上讨论等方式了解群众对问题整改的满意度,结合反馈意见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查漏补缺,严防反弹回潮。同时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起来,确保调研结果发挥最大“功效”。只有“两只手同时弹钢琴”,才能奏出群众满意的“乐章”,才能在长时间内为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驾护航”。(吴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