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者,国之根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下基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体现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风格,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范例。用“四个确保”做实“四下基层”,在常态化下基层中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从“四下基层”中厚植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真挚情怀。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确保党的声音进万家。深入群众宣传宣讲,当好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传声筒”。实践一再表明,群众的智慧需要凝聚提炼,群众的力量需要组织调动。因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需要走下“神坛”,进入“千家万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才能始终使我们党具备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好翻译官,善用“方言、土话”,杜绝“官话、套话”,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俗易懂,增强理论宣讲的“亲和力”,确保党的声音进万家。
调查研究下基层,确保社情民意全掌握。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更是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要“下”下去,要走进百姓家里、田间地头,开展院坝会、围炉夜话等座谈会,搬起与民交流的“小板凳”,与群众身挨着身坐、心贴着心聊,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并如实记录形成“问题清单”,认真分析群众关注的焦点、工作的堵点,弄清问题的性质、分析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举措,真正把基层情况摸清摸透,把问题原因找准找实,确保社情民意全掌握。
信访接待下基层,确保信访诉求得化解。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要做好信访工作,就是要做实信访接待下基层,就是要把“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信访接待下基层,要多走村入户,下到基层“第一线”,把信访接待室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的声音更容易被听见,对于群众的问题要积极解决,现场能解决的现场直接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要和群众解释清楚,明确时限,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防止小问题升级为信访难题,确保信访诉求得化解。
现场办公下基层,确保服务民生见实效。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既倡导“现场办公下基层”,又倡导“马上就办”。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紧扣群众诉求,现场“集中会诊”群众的“疑难杂症”,当面化解群众的诉求、矛盾,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现场办公下基层,就是主动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解难题、在一线抓落实,确保服务民生见实效。(吴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