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把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之关,走实“一线实践,墩苗压土”之路,紧抓“选贤任能,严管厚爱”之策方能建设好一支高质量队伍。
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之关。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离不开人才。引进一位人才,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便能支撑一个项目,做好一个便民服务。建设好干部队伍关键要在“引”字上下功夫,贵州省仁怀市积极为全市各类人才申办“遵义人才服务绿卡”,除推出住房与金融优惠政策,当地还着力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问题,从根本上为人才营造舒心、安心的工作环境。此外,也要在“培”字上有作为,必须想方设法厚植人才培育沃土,搭建尽展其才的好平台,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教育,善于倾听干部人才的内心想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干部队伍建设要走实“一线实践,墩苗压土”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墩苗”是锤炼思想、涵养心性、提升本领、扎实作风的关键环节,对干部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组织培养,也靠干部自身努力。一方面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多选择一些没有经受过实践磨砺的干部到基层增长才干,同时做好传承帮带工作,依据分管领域、专长特长、个人性格等因素为年轻干部选好“大家长”。另一方面年轻干部要多听、多看、多思考,主动沉下去,抱着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着多少真情的信念,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多接“烫手山芋”,才能真正的学知识、长才干,如果和邻里乡亲唠家常张不开嘴,帮群众办事迈不开腿,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那么“墩苗”也就“墩而不实”,最终会蔫了、枯了、夭折了。
干部队伍建设要紧抓“选贤任能,严管厚爱”之策。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摒弃“唯学历论”“唯年龄论”,完善相关激励和惩戒机制,明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选贤任能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严管厚爱互为表里、辩证统一,只有从严管理,才能确保干部队伍充满战斗力、防止出现“躺平”思想和“走捷径”念头。但紧盯着一个“严”字会把人管得暮气沉沉、无所作为,因此还需要用心用情地关爱干部,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能放手大胆做事,解决工作上的顾虑。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会,紧扣问题、找准根源,谈出温度和力度,防止泛泛而谈,从根本上解开干部心理上的扣子,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陈秋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