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渝举行,大会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为重庆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创新高地、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兑现人才政策注入强劲动力。人才政策是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的重要支撑,要将支撑扎根人才大地,充分联动多种服务供给,尤其是人才公寓、数字赋能和项目落地。
做好人才政策与人才公寓“联名款”,让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我国各城市间竞争逐渐激烈、人才资源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全国开启“人才争夺战”。住房问题是民生之要,住房保障问题,是许多人才决定要不要留在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重庆将人才公寓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享受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筹集多样宜居宜业人才公寓,打造示范引领人才国际社区。云阳县、万州区、两江新区等区县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科学城提供便捷拎包入住服务、引入智慧家居系统等,全市举力多阶段、多渠道、多区域解决人才的居住需求。
做人才政策与数字化平台“联名款”,让人才服务跟上“E时代”。“E时代”的大数据资源,为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基础,也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服务资源、政策资源集成地。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铜梁区打造“智铜微服”人才服务数字化平台,市级打造以全市人才大数据库为基础的“渝才荟”一体化服务平台,增设“超市式”自选服务模式,建设人才认定、人才服务、项目申报和人才评价四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分层分类匹配相应人才政策,充分解决“政策散、计划乱、用策难”等问题,推动人才政策服务精准化、高效化、扁平化。
做好人才政策与项目落地“联名款”,让“人才+项目”双落地。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是如何帮助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竞争。各地区开展人才争夺战是手段,通过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人才效能是目的。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实施“青锋计划”“乡村振兴青年贷”“大学生乡村帮扶计划”等政策项目,促成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建立人才产业园,上线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体系;于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发布28项“揭榜挂帅”项目,引进项目206个,促成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兴渝杯”国际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获奖项目落地转化、开花结果。
有凤来栖,枝繁叶茂。从“人才卡”到“人才码”,从“一站式”到“超市式”,从“人才公寓”到“人才社区”,重庆以“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为重要指引,积极兑现承诺的人才政策,做好人才政策“联名款”,日益成为人才的向往之地、创新之都、圆梦之城,成为西部地区人才密度最大的城市。(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