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是我们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优秀典范,也是当前基层为民服务的重要示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四下基层”工作法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转变为造就千万美丽乡村、造福万千群众的实绩。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提升幸福指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当中,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实现“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我们要汲取“千万工程”的密钥,充分引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组织干部下沉一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养老保险、合医征缴等、切实做到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群众,干出一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实效,汲取助推基层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乡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始终坚持“绿色共富”理念,二十年来,从“示范村县县有,垃圾村到处有”到荣获“地球卫士奖”,从“脏乱差”到“绿富美”,“千万工程”转变了无数个浙江乡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绿水青山中端起了“金饭碗”。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等公共设施逐渐完善,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振兴。“千万工程”是在党的领导下打造的乡村振兴“成功样板”,我们要始终以党的建设为抓手,以农村产业融合为发展,无论是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从乡村振兴角度来看,都始终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要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打造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突破口,进一步提供多种类型就地就近就业与增收的机会,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千万工程”经验所带来的红利,让乡村特色产业蔚然成风,确保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