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全面开展,我们要发扬好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用心作答调查研究满分卷。
以正直之心起笔,实事求是,大胆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和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直面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研究,为解难题、开新局提供了宝贵的科学决策依据。当前,我国身处于“两个大局”之中,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这就迫切要求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守住正直本心,既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本领,更有直面矛盾问题的勇气魄力。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做到听真话、察实情,善于透过现象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要发现总结好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经验,又要研究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关系群众利益的急难愁盼,做到既能报喜更能解忧。
以为民之心泼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一线是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前沿,最鲜活的情况来自基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脉联系的优良传统,也是访民情、知民意的重要工作方法。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如果脱离了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就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党员干部时刻秉持为民初心,要将基层一线作为调查研究的主阵地,主动走出办公室、会议室的舒适区,轻车简从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不同类型基层单位当中、到人民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当中,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当中,拜人民为师、与群众交友,掌握实情、问计于民。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多去互联网上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对网民推上热搜的事件多一些敏感度,及时将网上反映的问题调查研究于网下,真正发现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求胜之心,担当作为,善始善成。调研研究作为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将调查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生命力。要善于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对调查研究得来的问题、数据不能一写了之,要透过表面现象找准问题根源和症结,研究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要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要开展更为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更为扎实的调研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表”“路线图”,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以解决好眼前的问题积蓄攻克长远问题的准备。要做事督查回访“后半篇文章”,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情况进行回访,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