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民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时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群众为师,厚植为民情怀,在“深学”、“真听”、“实干”中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真正把理论政策传播到群众、民情民意倾听于群众,解决问题惠及至群众,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稳扎稳打,扎扎实实以调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在调研前,以“深学”为基,学深悟透,当好理论政策的“扩音器”。很多时候,群众意见可能是由于群众对于政策的理解不全面、认识不充分而产生偏差。若不打通直通群众心里的“最后一公里”,再好的政策也无法在基层落实见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以“深学”为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通过反复研读理论原文,认真领会政策要义,学透悟透精神实质,确保党的理论政策方针向群众传的真、传的准。要学习掌握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学会与群众的沟通技巧,做到态度和蔼,耐心解答,有问必答,对政策的重点、难点有“接地气”的独到见解,让群众对党的政策、创新理论理解更透彻、更深入。
在调研中,“真听”为要,听真看实,做好民情民意的“收集箱”。习总书记曾说:“好办法、好措施从哪里来?答案就是从群众中来。”每项政策、每个决定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对一个政策好不好,也有着自己直观的感受。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巨大的能量。广大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服务观、政绩观,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倾听群众语言,与群众“同坐一张板凳”,以坦诚的心胸接受群众的意见,和群众将心比心地讲,推心置腹地聊,“打开天窗说亮话”,让群众放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说真话。对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做一个统一归类整理;对于群众急难愁盼的困境,尽快着力解决或向上反映。总之,在倾听群众的过程中,应把堵点难点聚焦到位,民情民意收集到位。
在调研后,“实干”为本,干实抓紧,成为堵点难点的“破路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落实,再齐全的社情民意,再好的规划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调研后的解决问题,关键在“实”在“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牢实干导向,以“真抓实干”的干事精神和“马上就办”的干事效率,对群众反映意见集中的问题针对性分析解决,坚持问题导向,把对问题的整治工作抓紧抓实,务求工作实效。聚焦群众所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治理,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剖析问题根源、执行制度规定,推动问题整改,做好群众回访。从而赢得群众认可,让问题解决实效更多惠及群众,工作成效更快转变为群众满意的笑脸。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多到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也是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最完美的诠释。望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宣讲理论,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拆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凝聚人民的民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