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入新时代,要在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和深入运用践行浦江经验中,瞄准影响人民群众更高水平幸福感的问题所在,以更有力的举措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新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为民实践中建设和美乡村。千万工程以解决群众最关注的人居环境为起点,以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为路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强化宗旨意识,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乡村宜居新高地要求我们学习千万工程蕴含的实践经验,顺应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提高决策科学水平。千万工程推行二十年使得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与当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是分不开的。这也启示我们实际工作中要以调查研究为起点,因地制宜。基层情况纷繁复杂,具体工作都要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去基层一线、矛盾集中的地方倾听声音,通过调查研究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自下而上确定治理目标和任务,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匠心精神,保证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确保药到病除。
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千万工程贯穿一个实字,坚持党建引领、敢为人先,为我们树立了注重实际、聚焦实处、谋划实招的鲜明导向。我们应该读懂其中建新功的担当篇章,勇于在思想观念上破冰,坚决杜绝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现象。具体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方式,引入积分兑换制,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参与度。强化系统观念,将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协同开展,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