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观共同构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这套价值观,以其深厚的内涵和鲜明的指导性,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也加剧了价值观的冲突。
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首先,我们需要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我们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让群众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
其次,我们需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是社会的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将对大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涓流成海、积土成山。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通过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让我们携手共进,共筑精神内核,引领发展合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人的心中扎根,让正能量在我们的社会中流淌。(刘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