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选调生,在面临从学校到基层工作环境的转变、从学生到基层工作者身份的转变下,虽懵懂愚钝,但也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夯实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理想信念,全新而真切地审视选调生这个身份。
披荆斩棘,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进取心铸造理想信念。选调生通过层层选拔,好中选优、佳中选强,一批批有理想、有责任、敢担当、能吃苦的青年脱颖而出。初来基层,在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复杂的事物,无经验无阅历无能力的选调生可能会显得手足无措,曾经满腔热血的自信也可能在此刻备受打击。面对这些困难,选调生们应直面挫折,于苦难中求生机,于困苦中求进取。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把身子沉下来、把腰弯下来、把袖子撸起来,虚心学习,奋发向前,积极进取,以无穷的激情和活力去奉献去奋斗去追求,用知识丰富头脑,用智慧武装青春,用汗水点亮人生,才能强大起来,那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才会得到真正的升华。
躬身践行,以“将心比心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同理心贴近人民群众。刚到任的选调生们,走上基层工作岗位后,要深入群众,进村入户,见人走心,落实村情民情,最快掌握驻村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强总理曾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看到的全是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到田间地头,摸摸群众的米缸子,蹲一蹲墙头,听一听群众的心声和需求,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饮一壶茶,和人民群众唠唠家长里短,既要了解群众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深知影响其“愁眉苦脸”的大事,要及时上报汇总情况给予帮扶。常言道“脚下沾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天大地大,民心最大,基层选调生们定要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道理铭记于心。
敢为人先,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信心奠基初心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从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夏明翰同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陈乔年同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再到黄文秀同志“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时代的接力棒代代相传,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曾经有人扬言说“0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也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受到各种质疑,而选调生们作为中坚力量,重任在肩当笃行,信心在声唯倾力,要矢志不渝地为人民的利益奋斗。面对基层的磨砺,选调生们需保持信心,保持乐观心态,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信念激励自己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以进取心启航,用同理心扬帆,以自信心助力,选调生才能像舵手一样牢牢把握住基层工作的航线,在乡村振兴惊涛骇浪的海洋上乘风破浪。(周爱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