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对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对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的期盼。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培育新农人、升级改造产业、引领数商兴农等举措,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道路。
强化党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推进“三农”各项工作。要以党建引领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不断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探索践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走出独具特色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培养农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高职院校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持续健全农业育才机制机制,拓宽培育领域,加强“政校行企”合作,形成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平台的有效机制;积极营造就业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反向创业;完善乡村振兴农技人才培育体系,根据不同农业主体、农业类型,合理定位人才培育标准,有步骤、有体系地培育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补齐农业农村人才短板。
推广智慧农业,升级改造产业。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将物联网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智能温控、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在条件允许的区域,优先推广无人驾驶、耕地、起垅、移栽、采收、植保、巡检作业等,升级改造的传统涉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升级农村电商,引领数商兴农。从脱贫攻坚衔接过渡到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电商与农业的结合和促进农业数字化将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应不断完善数字商务政策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电商、数字商务以及农业全产业的数字化水平,推动商务活动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福建省福鼎市委组织部 陈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