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对学生通过设立科技小院深入乡土中国,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行为表示欣慰。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学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强调青年人要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尤其要重点培养、引进青年人才,让有知识、有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青年在乡村中展现聪明才智和创新活力。彝族小伙立克拢拢“从大山走出来又回到大山”,帮助家乡困难户脱贫,推动村集体资产创收;湖南省苗家女孩施林娇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村里创业,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家乡的风景、美食、民俗、建筑为更多人所知;湖湘青年英才余小龙毅然返乡,14年深耕百合种植领域,将龙山百合做成“金字招牌”,在家乡建立美丽乡村百合小镇……一位位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涌流。
乡村是新时代青年大展作为的沃土,青年要有“下沉”的定力,乡村也要有留住人才的吸力。当今的青年长期在学校中学习“有字之书”,在基层实践锻炼的机会少,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少,缺乏对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的了解,当要把所学知识化为所用时,难免会碰到挫折困难,为此,青年人应该要有主动吃苦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基层,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乡村为了留住这些宝贵的青年人才,正在做出改变,激励人才在乡村干事创业的政策保障不断推出,让青年人才与乡村真正成为“双向奔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性质所决定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广大青年要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不要只逐“北上广”,更要敢涉“新西兰”,将青春力量贡献给乡土中国,贡献给党的伟大事业,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旅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晋江市龙湖镇人民政府 刘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