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从文史中发力探寻乡村振兴之源

2023-05-19 13:17:09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各地为振兴乡村可以说挖空心思,各显身手,搞乡村旅游、直播带货、标配合作社……这些想法和初衷是好的,也不乏为了完成任务填鸭式孵化乡村振兴模式而造成“千村一面”。乡村振兴既不能以民国乡建做天花板,也不能参考西方发达国家,既不能揠苗助长大肆建设“城市化”乡村,也不能捕风捉影抢夺占领烂俗标签,中国的乡村振兴最大红利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断档的文明,而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乃至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的底色。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陶渊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样的诗词不胜枚举,在诗词的意境里,我们看到了最美的中国乡村。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路遥笔下的陕北、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在现当代小说中,乡村是带有情怀的,犹如温柔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我们要振兴的乡村,是这样的乡村,抑或说是一种复兴。

《管子》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乡村要振兴,发展经济是基础,古代的乡村不乏高人志士,告老还乡制度下官员返乡、落叶归根提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家国情怀,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我们要振兴的乡村是人才的聚集地,引导广大人才反哺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乡村有味道,那一定是苦涩的,在抗战及建国初,中国广大乡村以其特有的坚韧反哺城市,掏空了农副产品、输送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建设城市,如今多少人身在城市,心在乡村,怀念乡村的质朴,所以乡村振兴,就要瓦解城乡二元对立思想,摒弃城市的喧嚣与浮华,留下最纯洁的情感才是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铁西街办事处 赵贺)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