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洪流汹涌而来,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孜孜不倦、不懈努力,做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躺平、摆烂”老老实实争做“本分人”;是踏实肯干、勤勤恳恳,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还是好大喜功、名誉为先,做领导面前的“红人”;是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做时代的“接班人”,还是欺下瞒上、虚与委蛇,做人民群众的“罪人”。国家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一些问题,全党上下意识到发展与教育不可偏废,于是主题教育应运而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少一些躺平摆烂,多一些奋斗上进,乘主题教育“进取之风”斗志昂扬地强化社会责任感。目前许多基层干部秉承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愿犯错的被动思想,畏难情绪严重,这是青年干部工作中的大忌,难道有困难我们就该退缩吗?难道任务繁重我们就能放弃吗?当然不能。周文王被幽禁之时推演《周易》;孔子于窘困时编著《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司马迁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可废;诗三百篇,多是圣贤发奋而作。困难总是贯穿始终,要与之对抗,要揭竿而起,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才能凭借主题教育达到提升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少一些阿谀奉承,多一些踏实肯干,乘主题教育“务实之风”勤勤恳恳地提高群众幸福感。不少干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但是看到他们西装革履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脚下没有泥土,如何说深入民间;身上没有泥土。如何说深入基层;心里装不下泥土,如何说心系百姓。古语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贴近基层、投身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将自己变成基层的一份子,为基层出一份力。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无小事,为生民立命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每个基层干部的行为准则。基层工作总是繁琐冗杂,要与其抗衡,要事必躬亲,要有觉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悟。才能凭借主题教育尽到提高群众幸福感的责任。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少一些朝三暮四,多一些坚韧不拔,乘主题教育“坚定之风”锲而不舍地形成时代归属感。青年干部应该时常扪心自问:初心变没变,使命担没担。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该时刻准备响应时代号召,做到召之即战,战之必胜。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努力成为可堪重用,能当大任的栋梁之才。时代在变化,过去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说:为中华之屹立不倒于世界之林而奋进。不变的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为国家富强奋斗的精神和时刻准备在时代洪流中激流勇进的认知。时代的呼唤总是庄重又洪亮,要顺其发展,要持之以恒,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才能凭借主题教育交接形成时代归属感的使命。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主题教育御风而来,沁人心脾,永远不会停歇。身为基层干部就是要乘风而行,借“进取,务实,坚定”之风,三“风”聚顶,形成合力。以最旺盛的精力呼应社会的号召,以最饱满的热情回应群众的呼声,以最热烈的激情响应时代的呼唤。“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主题教育凌风而动,定能行稳致远。(马超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