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曾嘱咐殷切:“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并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生逢其时,定当施展才干;平凡之路,矢志拼搏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国家领导和社会期盼下,谱写青春之歌,绽放绚丽之花。
展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作为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曾刺痛大众眼睛的支教老师徐本禹,从繁华的城市到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抗住了孤独和贫穷,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退休20多年仍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奶奶胡佩兰,满怀热忱,身体力行,志愿解决病人身心难题。“志之所趋,无远勿界;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每个平凡的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发光发热,照亮他人,作为强国一代的有志青年,更要将“小我”融入“大我”,要做到门前清,内里严,立足自身岗位,审时度势,树立大局意识,胸怀抱负,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般展现青年风采。
树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的信念。青年是抗疫期间,虽心中有惧却仍能一声号令、坚定不移地冲到前线,为人民撑起保护伞;青年是国家需要,虽条件艰苦却仍能奔赴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抚慰民心。担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理想信念,青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新时代更需像革命先辈一样艰苦奋斗,敢担当敢作为,讲好爱国故事,秉承先辈精神,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牢记自身使命,敢于接受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勇于突破创新,发扬钉钉子精神。
领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仅“人民”一次便出现多达105次,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更加直接地表明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作为选调生,我们更应倍加珍惜在基层的时光,真正把身心沉到基层,沉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体察民情,做到“民之所忧,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始终把人民福祉为工作首要目标不懈奋斗,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无私的、敬业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每位青年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谱写者”和“歌唱者”,有一份力做一份事,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不负众望,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汇聚青年力量,刮起“青春风暴”,燃烧青春之火,激扬伟大民族复兴之浪潮!(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 金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