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我们要用知识为乡村的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要用法治思维营造乡村生活的良好风气;要用创新创造的精神促进乡村经济不断腾飞。我们要与有教育情怀、有法治意识、有创造动力的人为友,从精神与物质的层面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与崇尚知识之人为友,熔铸乡村希望之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根本。乡村教师是贫瘠的乡村土地上最靓丽的风景。一年又一年,他们用一缕又一缕的白发换来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付出激发孩子们追求理想的动力。基层干部要与崇尚知识之人为友,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树立强烈的知识意识,尊重文化、崇尚科学,让乡村中的孩子都能够拥有一技之长,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摆脱贫困的生活。基层干部要勇于做教育的铺路人,为乡村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拓展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农家书屋成为人民群众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文化宝库,让乡村校园成为下一代人走出大山,走向辉煌的知识殿堂,共同铸造乡村希望的桥梁。
与刚正不阿之人为友,建设乡村良好风气。“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法律能够伸张公平与正义,弘扬良好的道德风气,维护社会安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基层干部要与刚正不阿之人为友,一方面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宣传法制思想,以法律为武器保障乡村人民各项权益。另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克己奉公、大公无私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做人民的好干部。在基层工作中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努力依托各项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生活氛围。引导乡村人民以勤劳朴实,团结友爱的作风投入到生活生产中,以纯朴的乡村风气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与不甘平凡之人为友,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无数不甘平凡的人民群众、乡村干部根据乡村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人文风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让乡村人民的生活有了依靠、有了奔头。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与他们为友,学习他们不甘平凡的精神,在此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团结,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与劳动热情,挖掘乡村发展的潜力,积极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乡村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用丰富的物质资源推动乡村经济不断增长,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为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献上自身不甘平凡的滴滴汗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人民政府 任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