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发布倡议书,倡议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我在乡间有亩田”志愿活动,通过在福建省广大农村认筹认种抛荒农田,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四种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提升政治领导的能力。着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下大气力解决软弱涣散问题。加强对村级党组织的常态化指导,对村级党建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探索建设农村党校,通过专题培训、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村党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打通联系帮扶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实行党员干部连片包户责任制,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制、党员联系帮扶村民、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走上门、把服务送上门,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的服务模式。完善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就业增收保障机制,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评判服务群众的成效,检验乡村振兴的成效。
提升乡村治理的能力。积极推进引导自治、坚持法治、倡导德治“三治融合”,整合乡村治理资源,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加强推进民主协商进农村,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全面覆盖村居红白理事会,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才与资源的聚集,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让村民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更让村民成为集体资产的受益者。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家乡建设,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带头人、乡村企业家,培育一批乡村企业、乡村产业品牌,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
提升四种能力,做实乡村振兴“大文章”,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我们要瞄准目标,提升“四力”,激发动能,以实际行动为“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新图景贡献力量。(陈思颖 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