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做新时代“可托底”的驻村干部

2022-07-04 15:45:26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要求驻村干部擦亮信念“底色”、培养善思“底蕴”、提高实干“底气”,成为能担重任的“托底”栋梁。

擦亮“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底色”,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理想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流不息;信念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唯有构筑精神“高地”,留存信仰“底色”,才有奔赴美好未来的“源动力”。作为驻村干部,要做好党建引领,提升农村治理能力,根据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摆正“身份”,抛弃“镀金”想法,不当“过客”不做“外人”,“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把基层当作成长历练的“熔炉”。

培养“善学者尽其理”的“底蕴”,握好勤学善思“方向盘”。投入“学海”。在学懂弄通党的理论政策上下功夫,用“当地话”讲好政策,让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分析实施重点,雪中送炭。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走访,以“讲政策、访民意、促发展”为主题,在各小组深入开展“走农户、访民情”活动。勤于“动脑”,提高察民情的“眼力”、晓民生的“听力”、通民意的“脑力”,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改正陈规陋习。让基层工作粘上“泥土味”,解决群众的“揪心事”,做群众的“暖心人”。

锤炼“泥犁拔舌自担当”的“底气”,当好办事献策“助推器”。要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驻村干部要了解村情,扎根乡村,把乡村能人吸引回乡,多培育集聚人气的产业业态,把村民的利益考虑好,把村民的思维方式弄清楚,遵循他们的思路去引导,激活他们的创造力,自下而上,上下联动。坚持“干”字当头,增强“能力不足”的忧患感,在挑战中“经风雨”“见世面”,在考验中“信得过”“靠得住”,在实干中修练“内功”,练就“真本事”。培养“马上办”的工作作风。遇上级交代之事,群众急难愁盼之事,该办能办的马上就办,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让担当实干成为驻村干部的标签。(李明 徐长正)

责任编辑:辛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