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找准群众所需 提高群众满意度

2022-06-27 18:32:50 | 来源: 中廉在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就是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努力工作,不仅是工作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是态度问题。“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群众满意度是为民服务成绩的“硬指标” ,现实环境下就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与人民心心相与人民团结奋斗,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趾间”的访民情,到“指尖”的记民声 ,畅通民意“直通车” ,才能找准群众所需,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坚持需求导向,找准“急难愁盼”。群众的呼声就是办事的“方向”,通过“12345市长热线”、网络问政、领导信箱等方式,让群众可以有反映问题的平台,搭建起服务群众的 “连心桥”,提高群众参与度,为城市规划发展献计献策,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人民所需融规划中,建设有温度的城市,让群众切实享受发展的红利。

坚持问题导向,做好“真抓实干”。群众问题无小事,见得行动,得到反馈才能让群众看到为民务实的决心,沉下身子到房前屋后去听民声,在田间地头去访民情 ,静下心来研究解决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台账,件件去落实,事事“回头看”,为群众做好村庄规划,也为贫困人群送去政策扶持,为特殊人群送去就业培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群众的认可,使实干见真效。

坚持效果导向,实施“共建共治”。民之所呼,政之所兴。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党员的“标杆”,因此群众有“问题” ,干部才能“解决” ,群众有 “需求” ,干部才能“报到”,抓好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根本方法。只有群众的满意才能提高凝聚力,才能实现,党员干部在前面“掌舵” ,人民群众在后面 “撑船” 的一心向前局面。也将为乡村振兴,基层建设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习总书记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时代在进步,群众需求也随之变化,但核心还是在人民。我们的党将全心全意为人员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只有初心不变,才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公仆。(乔秀丽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

责任编辑:周思坤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