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扎实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真正锻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素质硬、有活力的党员队伍,需要在传统培训模式上加些“创新”,多些“力度”,富含“地气”的“三举措”,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性。
与时俱进,创新性培训教育。《规划》强调,要“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的教育培训有效方式”。因此,开展新时代党员教育,就不能局限于过去“一人讲众人听”的被动受教模式,要在把准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党课教育的形式、方法创新。要强化大数据智能化运用,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相融合,开展好“云课堂”党员教育课堂,引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党员教育“素材库”。要利用好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党员常用的平台,把文字与动图、漫画、视频等结合起来,精准有趣地向党员传递教学内容,将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在党员教育培训上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强化约束,大力度批评教育。党员教育既要坚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也要敢于较真碰硬,勇于正视问题,把党员培训课堂变成加强党性锻炼、解决突出问题的阵地。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党员身上存在的“学习不主动”“逃学厌学”等现象,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对党员的认识偏差、违规违纪倾向性问题等要通过党课找准病根、触动思想、触及灵魂;在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全过程,开展“点穴式”提醒、“批评式”帮带,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找准“病根”。要强化学习成效,将学习教育情况纳入积分管理、民主测评,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党员的纪律规矩意识,定期对党员教育管理效果进行综合测评,以评促改,有效提升党员个人素质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同步提升。
贴近群众,直接“地气”开展教育培训。《规划》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应该注重从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出发,内容设置上要把党的理论与发生在党员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感染力;讲师上要注重邀请一些实践实战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田秀才”为党员授课,通过用喜闻乐见的“大白话”讲、用党员易于理解的“土做法”做,现场“手把手”传授技艺、“面对面”交流经验,在解疑释惑、相互交流中不断开拓农村发展的新路;方式上要推动党员教育深入到农户、田间地头、车间,把发展一线建成便捷有效的学习主阵地,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乡土味。(张劲中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