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发展中,斗争精神是其坚持的一种优良传统与优势。新时期斗争精神包含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革命、敢于敢当,只有加强并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更好的继承并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提高青年干部斗争本领,获得更好地成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迎来了国际上公认的“矛盾凸显期”阶段,有的青年干部“软肋”问题更加突出。
思想政治素质亟待提高。近些年,通过选调或公务员招考的年轻干部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与实际工作要求相差甚远,在新经济与新知识背景下青年干部适应能力差。部分青年还存在追求享受、追求洋货、缺乏危机意识等。同时,部分青年干部自身思政理论学习不充分,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端正的工作态度,也没有牢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业务能力水平较低。现在有的青年干部有很高的学历文凭,但社会与实践经验不足,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基层岗位锻炼机会少,下笔有千言但却是理论脱离实践。而且对于各种新知识,主动学习能力与意愿差,甚至是应付了事,自身业务能力水平与综合素养难以提高。同时面对群体性事件,也缺乏沟通协调与组织控制能力,无法熟练并灵活地处理各类实际问题。
所以,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努力提高自己。
认真学习并准确了解斗争精神内涵。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青年干部成长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积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并善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斗争系列做出的重要论述,对伟大斗争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科学了回答,在新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与方法指导。
要养成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敢于斗争是其坚持的根本政治品格,更是优良传统。党建工作中,要面临很大的考验与风险,这些考验与风险也会更加复杂,此种情况下只有积极发扬斗争精神,能够动真碰硬并做好攻坚克难,思想与行为上不能出现一丝丝的贪图享受、消极懈怠甚至回避矛盾。(张雨生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巴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