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全体党员干部所面临的问卷。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通过聚焦人才队伍、乡村治理、宜居村庄、产业发展4个重点,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聚焦建强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汇聚发展“源动力”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党员作为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直接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坚持“选育管用”相结合,铸就基层战斗堡垒,以“培养一批、吸引一批”目的,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主力军。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为各村选优配强“一肩挑”人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开办“头雁”培训班、业务培训班,持续推动乡村人才队伍从“想干事”向“能干事”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发展。对乡贤、企业家返乡投资家乡建设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二是聚焦乡村有效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剂”
以“有温度的党建”引领“有温度的治理”,推动党建深度融入乡村治理,构建党员群众共治共建共享格局。不断完善落实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以村“两委”、党员、农村“八大员”等为主体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各村网格队伍有一级网格长、二级网格长、三级网格员,旨在提升农村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参与做好社会心理服务、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参与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参与生态环境巡查等方面工作的效率和能力,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打造“一网多用、共治共管”的“大网格”新模式,高标准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基层治理的组织振兴,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聚焦宜居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品质”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宜居乡村,为洋墩乡村民提升在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卫生等方面的品质。一是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遏制新增“两违”特别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加强农村裸房、危房、在建房屋排查整治。二是全面提升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三是推进镇区生活污水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黑臭水体治理。谋划实施饮用水品质提升改造、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提级改造等项目。四是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改善提升。加强森林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打造宜居环境。五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工作。深入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处理模式,用活“生态巡查员、乡村治理督导员、第三方保洁公司等载体。积极探索,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打包捆绑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四是聚焦产业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装配“强引擎”
厚植特色产业优势,做好产业的文章。深化院企合作,主动对接科研机构,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新技术引进力度。实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及全产业链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产业品牌。吸引专业销售公司进入产业平台,着力培育本地品牌,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走访市场、开拓电商、对接企业,助农销售。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开发初加工及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建、扩建加工生产线。(福建省顺昌县洋墩乡人民政府 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