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直以来,习近平同志将这句话深深根植在心里。近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四部系统记述习近平同志地方工作经历图书出版发行,让广大人民看到,从1982年到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每到一处,必将真心赋予群众,必将视角投向群众,必将精力投注于群众,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崭新变化,使一座座城市展现新面貌,使一片片热土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时间的书页不断翻开,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坚守的是民生福祉的方向,展现的是博大的人民情怀。
一是以深入细致的目光,将关注的情怀注入地方。习近平同志每到一处,必将深入调研,细致体察当地经济发展环境,感受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了解当地走向未来的短板和优势,积极谋划取长补短、借势借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深入基层和群众中调研的信念,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而这也成为他引领各地走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
二是以心系群众的情怀,用幸福的道路引领未来。无论到哪个地方,人民群众切身生活和工作情况,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他的情怀投注到群众生活的细枝末节,不仅带领当地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更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群众路线”的深入理解,对党的历史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认识。生活幸福,是人民永恒的追求,是国家安定的希望,而“幸福”中更是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需要整个社会在多方面发力、从多角度谋划。同心同向、聚智聚力,在他的团结带领下,这些地区人民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治安安全......都给人民带来了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以开拓创新的意志,用崭新的载体谋划发展。经济发展,最难在突破。地方腾飞,最难在创新。习近平同志走过每一个地方,不仅仅收集、汇总第一手信息,更从中获得极大灵感,从中寻找发展的新思路。破除窠臼、摆脱桎梏,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唯有破除旧的,才能带来新的,唯有打破常规才能吹进新时代新发展的“春风”。因此,发展必然伴随着“破”与“立”,发展必然需要冲破重重阻碍,做到“壮士断腕”。而在这些地区,人民看到了新变化,感受到了新氛围,更体会到了新享受。创新,托举着新时代的新使命,更承载着人民对新生活的新希望。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习近平同志的脚步走过一处,便步步生“花”,让群众感受到变化,让地方呈现新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铮铮誓言的深刻内涵,也必将在民族复兴的远大征途中,为人民带来更加幸福、更加有希望的美好未来。(余光明 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