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1年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改进文风,应当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学风文风无小事,学风文风连接民风民生。学风文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转作风、正学风、树新风也是我们在守初心、担使命的工作实践中需要长期坚持的伟大主题。
好文风要接地气,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对于如何使文风接地气,毛泽东同志曾讲:“使人看了感觉解决问题,百倍信心,千钧干劲,行动起来。”好文风要善用比喻,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好文风要善讲俗语,贴近群众的生活;好文风要善讲故事,与群众产生共鸣。好文风是带泥土沾露珠的顿悟,好文风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工厂车间、来自群众家中,只有在实践中聆听民心、感悟民意,文件、政策制定起来才会更加有温度、有感情、有依据,才会通过文风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好学风要有精气,汲取到群众的智慧。学风正,则事业兴旺,党无往而不胜;学风不正,则事业遭受损害,党受到巨大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学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好学风应该培树在群众的智慧沃土之上,不断从广大群众中汲取智慧,总结、提炼、概括群众创造的新鲜做法和经验,使自己在学习上更有精气,从而以优良学风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好作风要有正气,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必须以上率下,用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实践证明,好传统好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党员干部应当首先端正自我品行,强化自身修养,带动人民群众使良好的品格德行蔚然成风;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把作风建设当做是一项终身的课题,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涵养一身正气,引导党员群众向好向善,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树立形象、赢得群众满意,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武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