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走进了眉山市的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这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紧紧把握“敬仰、汲取、借鉴”三个关键词,继续坚持文化自信,坚定不移的走好我们自己的路,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心怀敬仰力量,筑牢文化自信重要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悠久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是我们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五千多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当下,是各国思想文化风云激荡的年代,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就要深深厚植中华文化的根基。心中有信仰,手上就有力量,只有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历史传承中走出来,把文化的底蕴转化成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筑牢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善于汲取精华,发掘文化自信灵魂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坚实后盾,代表了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发展的优势所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远,需要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只有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才能逐步发展、传承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才能不断践行中华民族的卓越精神追求。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挖掘的文化内涵赋予上现代意义,用汲取力量塑造文化自信核心,深化我们的文化基因。
运用广泛借鉴,打造文化自信中国味道。当下是信息快速流通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各式各样的文化相互碰撞,怎样在世界文化中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成了我们如今关注的重点。“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过去的五千多年文明史只是我们坚实的根基,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会借鉴创新、融会贯通。文化是要面向世界的,我们要秉持包容开阔的态度,广泛了解各地的文明和文化,不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用新视角、新思维去创建更丰富、更创新的优秀中华文化,构筑更坚定的中国力量。(梁爽 吉林省双辽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