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当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抓机遇、应挑战,善谋事、做表率,在服务基层的火热实践中不断“解锁”新技能,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跑出“加速度”!
解锁“宣传员”技能,当好政策解读“大喇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政策的覆盖面和普惠性都在持续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地方的各项决策部署,吃透政策,把握政策,进而结合本地区农村产业特点用活政策,真正成为百姓的“及时雨”、“贴心人”,让政策落地,让农户受益。要拓宽宣传渠道,用足用好农村“大喇叭”、村级微信群、空中课堂等“云”阵地,及时向群众传达和解读最新政策。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农业技术后台保障,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户进行面对面授课,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活动。逐户摸底走访,结合农户个体种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讲工作,引导农户多元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党的好政策,坚定振兴乡村的信心和决心。
解锁“参谋员”技能,练就调查研究“铁脚板”。“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挽起裤脚,走进田间地头,“解剖麻雀”式跑调研,摸清村情“开药方”,切不能照本宣科,盲目照搬。要以“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为价值指向,多看、多听、多问,向广大群众“拜师取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真知灼见,最有发言权,要打开学习的“围墙”,破除思想的“藩篱”,俯下身子,清空自己,甘当小学生,群众才会跟你掏心窝子,给你“开小灶、传真经”。“身入”更要“心至”,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以问题为导向,综合分析、科学研判,帮助广大群众立足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补齐发展短板。
解锁“指挥员”技能,成为破风引路“领头雁”。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要主动作为、靠前指挥,不断总结“战斗”经验,提高战斗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要切实发挥组织和引导效能,锚定目标任务,加强研究创新,完善思路举措,优化路径方法,统筹兼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总要求,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挖掘特色潜力,突出资源优势,做大特色产业。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入手,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谋定而后动,制定阶段性目标,稳打稳扎,用数据体现工作成果,用群众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将自身的“辛苦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委组织部 胡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