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会议指出,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凝聚智慧、增进共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将此法运用在基层治理也是一样,基层民主协商有利于完善加强社区治理。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协商机制。党是领导一切的,社区治理要时刻坚持党建引领,要坚持“共建共享共治”。对此,要树立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化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全力整合辖区内一切资源,建立健全“一核多元”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带领各领域党员积极参与居民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汇聚各类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社区治理、联系服务群众,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要通过系列党建活动,促进居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强化教育引导,提高协商能力。基层社区治理要积极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辅导讲座,帮助社区管理者、工作者转观念、理思路、学方法,切实提高组织协商活动的能力。借助各类培训班通过知识讲座、民主协商等课程,着力培育居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意见,真正实现“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
夯实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对协商成果运用的跟踪问效,建立健全过程公开、效果评估、信息反馈、监督问责等协商结果落实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保证社区工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常态化协商活动。
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协商,解决了社区的重点难点问题,不仅优化了社区服务,切实了提升群众幸福感,同时,也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拉近了社区班子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 吴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