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立身基层 不负韶华

2022-06-16 11:11:49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并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党员干部立身基层,与民互敬、互爱、互信,不负韶华,让基层工作落地开花。

以“礼”立身基层,播撒与民互敬的种子。荀子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在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为炎黄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做重“礼”的党员干部,尊敬基层人民,不以权位自居,懂得倾听民声;乐于融入基层社会,不做“键盘”干部,愿意接受民扰。对人民有“礼”,才能得人民尊敬,让基层工作事半功倍。

以“德”立身基层,呵护与民互爱的幼苗。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立德修身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提升道德水平,才能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做有“德”的党员干部,在立德修身上加强家风建设,切实推动党风政风严实清廉。涵养德行,严以修身,鼓励党员干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对人民有“德”,才能让人民放心,使基层工作行稳致远。

以“信”立身基层,浇灌与民互信的花朵。古人云:“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诚信是立国之本,为现代社会和谐奠基,为经济运行护航,为文化交住架桥。做有“信”的党员干部,言必出,行必果。为人民供服务,有行动、有付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为人民谋幸福,不喊口号、不讲空话,以真真正正的业绩造福于民。对人民有“信”,才能得人民信任,使基层工作焕发生机。(浙江省杭州云栖小镇管委会 诸梁玉)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