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说明了科技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圆“科技强国梦”,科技工作者终其一生攻克历史难题,用其一切奉献科创事业。让我们一起慢煮一盏清茶,追忆奋斗往昔,细品我国这些科学巨匠的“三味”人生。
初闻清香味。回看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祖国清澈的爱,以其“清香味”洗涤灵魂,然后以“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的初心,开启崛起的人生。可看见终其一生致力于实现“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他的杂交水稻养育了十几亿炎黄子孙;隐姓埋名30余载只为锻造出“国之利器”的于敏,他的氢弹在世界的舞台上“炸”出了中国声音;还有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干部当学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中国崛起而奋斗。
细品苦涩味。回看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尝尽科创过程中的“苦涩味”,仍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度过坎坷的人生。可看见从“三无”教授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屠呦呦,在设备落后、知识匮乏的情况下研发出的青蒿素解决抗疟难题;“两弹一星”功勋的获得者钱学森,在经历漫长五年的回国路之后,带领中国制造出原子弹、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还有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跨过千难万险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春正当奋斗,青年干部当体会科技工作者的不易,砥砺“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壮志,不轻言放弃,不轻易退却,用生命谱写属于我们一辈人的新时代篇章,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
回泛甘甜味。回看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自主完成科创项目后,心中泛起向世界证明中国强大后的幸福“甘甜味”,感悟到要以“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目标,追逐理想的人生。可看见80岁的“嫦娥探月”工程的首任指挥栾恩杰,40余载人生带领中国圆了千年奔月之梦;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的院士钟南山,85岁高龄仍逆行武汉,带领团队攻克临床救治难关;还有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展现中国力量,向世界发出时代最强音。梦想照耀前路,青年干部当同感科技工作者的“幸福”,以延续前辈留下的荣耀为目标,广泛学习前辈积累的知识,努力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让中国声音响彻世界。(浙江省兰溪市委组织部 赵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