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中国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选调生要珍惜黄金时光,把握大好时机,在心中寻找一棵属于自己的树苗,根植于心,悉心培育。
选种一棵大榕树,以“欲树之高,必置其根”的固本思维深挖大地“扎深根”。静下心来干好手中的事,就要努力克服意志消沉、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理想信念“滑坡”的不良倾向,自觉扎牢“信念”之根,补足精神“钙质”,正确把握前进方向,明确责任担当,到群众身边沉淀,积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脚下的力量来自心中的信仰,年轻的选调生要力克“人在基层心在城,脚不沾地心不诚”的思想状态和工作作风,要把融入群众作为选调生职业规划的必修课,站稳人民立场,主动到基层一线经历“风吹浪打”。只有吃得了苦头,经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勇于冲在第一线,敢于啃“硬骨头”,才能在基层这个大舞台锤炼品质、磨砺意志、沉淀自己。让我们在心中选种一棵深入泥土、固本扎根的大榕树,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全面系统学习,牢记初心使命,主动身入心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殷切期望作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始终把群众生活是否改善,群众权益是否保障,群众心里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让信仰在脚下生根,让理想在树上结果,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一路生花。
选种一棵红杉树,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拼搏精神奋发进取“长新芽”。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个人成长、祖国发展和时代进步是在奋斗中实现的,为了取得更多惊艳的“实现”,就得赓续奋斗,阔步向前。事业的“实现”也离不开学习积累,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也是事业开拓的基础,学习更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我苏木一位五十多岁只有初中文化的支部书记,每天都在认真学习“学习强国”,在地方平台学习借鉴其他旗县市区先进的党建经验、致富经验,建强市级“五强”党支部、拓宽村民富裕路,自身也在积极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他的事迹让我深刻地明白一个人的成才与事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凭与学历,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学习与锲而不舍地奋斗有机地结合统一。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一息尚存,学习不止,奋斗不息。让我们在心中选种一棵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红杉树,不待扬鞭自奋蹄,向历史学习、向时代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理论实践,抓知行合一,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新经验,在基层广阔的天地间实现新突破,打造新亮点,开创新业绩。
选种一棵胡杨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斗罢艰险“强枝丫”。“莫言下岭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松实现,必须以过硬本领跨过无数险峰、涉过无数险滩,在不断斗争中实现。对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沐浴着组织关怀,担负着组织期待的年轻选调生,更要有忧患意识,明白越是往前越不会一帆风顺,前路可能潜藏着无数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必须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应对。让我们在心中选种一棵顽强斗争、坚韧不拔的胡杨树,在追梦的路上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学大漠英雄树,做攻坚克难人。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在基层一线真刀真枪去磨砺、去锤炼。在刀刃向内中刮骨疗伤,让体魄更坚强、生肌更纯洁。在时不分昼夜中抓牢“空档”,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力量,充实“技艺库”,解决“本领荒,知识荒”,通过反复研读精神、弄清搞懂政策,消化吸收经验,在攻坚克难中挖掘新点子,开拓新路子,在复杂的局面中炼就独挡多面的“多面手”,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平稳起航。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年轻的选调生们要选好苗,种下树,立足发展新阶段,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同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增强本领,以实干担当为荣,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一步接着一步,一锤接着一锤,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让青春在红旗下发光。(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 温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