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这样写到:“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涵养真诚而深厚的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作为工作重心,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组织赋予的新使命。
一是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员干部必须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做到态度鲜明、认识到位、行动迅速,重视落实。要守好规矩,廉洁自律,树好形象,对待工作丝毫马虎不得,丝毫侥幸不得,还要树立勇于奉献的意识,养成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二是自觉强化责任担当。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不能做“甩手掌柜”,不敢担当、不愿作为,遇见困难绕着走,对群众的利益诉求视而不见、敷衍塞责。敢担当是勇气、是关键,只有遇上事情不怕事,才能担当起来、干出成绩,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挺起腰杆前进。说到底党员干部不担当,就是对党的不忠诚。
三是自觉践行争先创优。要发扬舍我其谁、事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保持斗争精神,增强业务本领,工作中敢较真、敢碰硬,敢于亮剑,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于直面突出矛盾,善于解决矛盾、解决问题,自觉把拼搏争优的意识贯穿工作整体大格局中,努力完成领导安排的的各项工作,并努力实现一流的工作目标。
四是自觉提升创新思维。要创新就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有锲而不舍的劲头。要围绕当前基层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思考、多琢磨、多实践,在群众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用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多出亮点、多树品牌。(浙江省建德市洋溪街道 王思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