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团五师一部在叙永清水河击退川军堵截之后,由天堂坝翻越山岭进入威信县境。
部队行进到旧城天蓬寨上河村半山腰时,天色已渐渐暗下来。战士们在赶路中,突然听到路边不远处有妇女呻吟和婴儿啼哭的声音,所有人都立即止住了脚步。有几位战士走上前察看,发现在山坡一侧的一座茅草棚内,一位苗族妇女刚生了孩子。她身上的单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身躯冷得蜷成一团,生命奄奄一息。孩子也冷得小脸发青。一位红军指挥员接到战士的报告后,立即亲自前往探看,并安排人熬粥烧水,通知卫生人员为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进行护理。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家,还不如说只是个临时落脚的草棚,因为里面几乎什么也没有。这位妇女身上只盖一床烂秧毡子,身下垫了一点茅草。锅里的“饭”就是点青菜。她身边没有亲人照护,附近又无人家,这样冷的天,这母子怎么熬得过?指挥员急忙叫警卫员将自己的棉被取来。警卫员不动,心想首长就只有唯一一床被子,送人了自己怎么办。而他的心思一下被指挥员发觉了,指挥员严肃地说:“我还不知道自己情况吗,但是这对母子比我更需要。”他又笑着对警卫员说:“再说了,我们没有被子,地主家有啊。”警卫员没办法只得把被子拿来。指挥员亲自为这个母亲和她的孩子盖上,还吩咐留下够妇女吃几天的粮食,部队才匆匆赶路向长官司、扎西方向开进。
红军送的那床温暖的棉被如雪中送炭,让这个妇女和她的孩子度过以后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被救护的这位苗族产妇是居住在天蓬寨上河村熊正林的母亲,那位刚出生的婴儿便是后来成长为威信政协委员的熊正林。(云南省威信县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