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长黄强陪同下,先后来到眉山、宜宾等地,深入农村、文物保护单位、学校、企业等进行调研。在来到宜宾学院考察调研时,察看毕业生创新创业代表作品展示,了解学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学校招聘大厅内,正在举行企业招聘宣讲会,习近平向教师、学生、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招工的需求和毕业生签约率等情况。习近平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习近平对同学们说,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他勉励同学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靶向引才,选好“人才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选人、育人、用人的历程。而选出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第一步,一定要选准、选好。为此各级组织部门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从源头上把好“人才关”。在选人时,要打破“唯学历论”的观念,避免“一叶障目”的狭隘眼光,注重考察人的全面能力,在面试中了解面试者知识储备、道德情操、岗位认知、理想境界、未来规划等。
培育人才,植好“人才树”。育人先育心,铸人先铸魂。培育人才,既要打造一批有真功夫、重要节点拿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新生力量,又要涵养一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无愧人民的当代愚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现政治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提升”。“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重在培养,要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加快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势头。
优化环境,留住 “人才军”。《庄子.惠子相梁》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人才一如凤凰,要引得凤凰栖息,就要为凤凰创造栖息的条件。为此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打造激励人才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生态环境。(吉林省中共双辽市委组织部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