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牵动着城市治理大话题,考验基层治理的大智慧,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党建格局就是强化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就是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通过基层组织发挥作用,完善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体系,激发基层政府处理好党委统合下的多种角色功能,统筹好本地区的特色优势与资源禀赋,调配好资源平台和服务载体,带领新就业群体走出组织带动、定位特色、精准服务的生动局面。
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壮大,基层治理主体与结构多元化、复杂性特征愈发明显,需求和意识导向也出现类似情况,这决定了政府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治理,聚焦发展导向。通过建立多方治理机制,就新就业群体实际中存在的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研讨蹉商,实现基层治理同社会调节、新就业群体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经济发展最新产物,亟需制度建立完善与之规正匹配。国家层面要完善新就业群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对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进行进一步管制约束,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推进社会保障有效覆盖,明确其劳动关系、劳动标准和劳动权益。同时适度赋予地方来制定符合地区具体实际的“新就业形态”的相关劳动章程,形成自上而下有序进行科学管理和权益保障,让普通劳动者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受益人”。(商都县委组织部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