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难点在人,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是基础,人才振兴才能推动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对乡村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健全乡土人才引育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呼吁乡土人才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健全乡土人才引育机制,选好“领头羊”。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在外经商、退伍军人、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进行基本情况摸排,建立本土人才库,实时更新维护数据。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人才日活动,邀请人才回乡参加活动,推荐家乡乡村振兴示范点,宣传乡村建设好政策,同时开展座谈,引导大家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言献策,共同建设本土化美丽乡村。加大从致富能手、复退军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对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专合组织负责人和农村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等实用人才的培养,深入实施后备干部选树培育工程,建立后备干部结对帮带管理制度,选拔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表现突出的村(社区)“两委”班子。
二是健全乡土人才保障机制,提供创业“大舞台”。为实现旅游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提供政策支持、财税扶持、建设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美化,让人才真心实意的干事创业。要挖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整合本土资源、优化布局,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发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品牌,特色吸引资本,资本吸引人才,人才推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能力突出、致富能力强的人员加大奖励力度,形成“能者多得”的良好工作导向,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帮助基层留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健全乡土人才激励机制,用好“人才库”。注重引导“土专家”“田秀才”利用自身优势特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平台,邀请“土专家”“田秀才”讲课,把党的声音传播出去,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把农民充分组织发动起来,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坚持重成果、重实绩、重贡献、重效益的原则,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选机制。对农村实用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资格、颁发职称证书,逐步落实奖励、补贴补助、培训提能、参观考察等实质性福利,从而大力吸引农村人才返乡创业、领办创办企业,形成良性循环。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农村实用人才,要采取有力举措,提供更大的舞台,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引领乡村发展振兴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滕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