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生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勉励他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学成归国以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封回信不仅是写给南京大学的归国留学生,更是写给每一位中国青年的,它号召我们燃起持续奋斗的信念,担起强国有我的使命。
要做理想远大、志存高远的青年。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时代发展到今天,地球已经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各种资讯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也要站稳政治立场,不被各种消极的社会思想所左右。当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产生冲突的时候,不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控制,而是应该学会观察、分析,用清醒的头脑思考,将小我和大我充分融合起来,为祖国复兴贡献全部力量。
要做刻苦学习、创新实干的青年。毛泽东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要求提升到了更好标准。青年人无论在哪个行业,处于什么岗位,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将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素质、拓展工作本领的关键举措,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为祖国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时代各不相同,青春一脉相承,通过影视剧《长津湖》《觉醒年代》展示出来的年轻人给予我们很大激励,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去捍卫祖国主权,去维护人民尊严,正是由于他们视死如归的无畏付出,我们才得以享受今天的太平盛世。现在,时代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青年人手中,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志向,让屈辱历史成为再也回不去的历史,让奔跑成为青春最美的姿态,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奋斗和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回应人民群众期望,与革命先烈对标对表,向优秀志士见贤思齐,努力成为敢担事、能成事、成大事的栋梁之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疾步前行!(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 张嘉欣)